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媒介宝库栏目--->媒体杂谈-->详细内容
中国进入大传媒时代(1)
作者:周志懿 日期:2008-7-26 字体:[大] [中] [小]
-
如果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传媒企业都还是处于争夺土地建立王国的骑士时代,那么汶川地震中中国媒体的整齐划一的前所未有的表现是否可以理解为,中国传媒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大航海时代也就是大传媒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看到的不再只是单一媒体形态的发声,更多是包括传统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体形态的不断离散与融合;在这个时代里,我们看到任何传媒的商业价值不再局限于组织内部,任何媒体都不再是单一与孤立的,他们必须在整个行业甚至社会范围内寻找与整合其它一切力量,搭建一个新的共享的传媒平台,把集体的智慧和天才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于是,我们马上面临着至少三个问题:
大传媒时代的到来,是否意味着传媒行业间架构的再造与游戏规划的重建?
大传媒时代的到来,传媒单位应该怎么样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并寻求新的发展方式?
进入大传媒时代,我们的社会与政府应该怎样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或者说心态?
一、贴子的威力
2008年5月14日,汶川地震发生两天之后。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科学系大二学生张琪如其它所有心系灾区的人一样,在收音机旁随时了解救灾的情况,听到直升机在汶川找不到空降地点的消息,这位来自灾区的女孩马上想到好朋友左婷家后山上有一块俗称“大平头”的空地,非常适合空降。于是她火速跑到网吧,写下了《希望大家顶起来!》的帖子,一瞬间,帖子在互联网世界广泛传播。在都江堰采访的《新闻晨报》记者看到贴子,迅速把它提供到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在了解到张琪提供的具体情况后,于15日中午,根据帖子信息,救援直升机成功实行了空降,并将大量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送入汶川。
汶川大地震中,政府信息前所未有的公开与透明,从而使媒体在信息发布、稳定人心、抗震减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各种媒体介质齐上阵,在宣传引导上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而网络则成为媒体战场的最突出的亮点。
地震发生后,人们马上通过MSN、QQ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描述和交流震感的经历,各类网站迅速发布消息,地震发生的18分钟后,新华网开始发布权威消息,短短几小时,新浪、搜狐、腾讯等知名门户网站,已将海量新闻以专题的形式突出在首页头条位置。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副局长彭波称,光截止至5月19日晚10时,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共发布抗震救灾新闻(含图片文字音视频等形式)共123000条,以此为主要新闻来源的新浪等几大门户网站共转载整合发布新闻133000条,上述网站抗震救灾新闻点击量达到116亿次,跟贴量达到1063万条。
由于网络媒体信息发布的即时性和互动性的先天优势,在海量即时信息发布的同时,网络媒体也将自身的功能渗透到了抗震救灾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震区和外界失去联系的黑暗时刻,许多人就是主要靠守着互联网等待,生怕遗漏掉任何一点信息。“从地震发生开始,我就基本上除了睡觉就是守在网络边上,甚至睡得都很少,我使用所有的搜索引擎寻找关于汶川的消息,任何一条贴子都不放过。从这个意义上说,那段时间我得感谢网络这种媒体,给我随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一线动态消息。”外地工作的一位四川网民如是说。
特别要感谢网络的还有一名支援四川抗震前线的武警战士,震后第二天,他便要赶赴灾区前线,但自己又与身在四川江油且已经怀有七个月身孕的妻子失去了联系,情急之下只好在出发前在网上发了条贴子寻亲,引起全国各地无数网民的广泛关注,大家见贴后通过各种手段发起寻找,最后终于在5月15日由江油警方找到他妻子并对其进行了妥善安置。
2008年6月6日,第二届中国传媒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这次汶川地震中网络媒体的表现,发表了基本是一边倒的见解,大家一致认为,网络媒体通过这次地震的报道、参与,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社会的主流表达途径。而协助军方成功空降汶川以及寻找军嫂的贴子,其产生、传播、生效的过程,也无疑成为专家们津津乐道的经典传播案例。
然而若从传播渠道的角度再仔细地分析这两条贴产生作用的过程,我们却还不能不承认,整个过程也并非网络这一种媒介形式发生作用。如“寻找空降点”的消息,最先来自于传统媒体的广播,然后经过互联网的信息提供,最后经报社记者的有效传输,作为载体的传统媒体收音机、新媒体互联网、报社记者组成了三位一体的信息通道,快速有效地将“大平头”传递到救灾者面前,为减灾赢得先机,从而体现出了其作为生产力的一面。
因此,在看到网络新媒体产生巨大能效的同时,我们同样也能感受到传统的媒体介质在本次灾害中所发挥的巨大功效。中央电视台在震后32分钟在新闻频道口播第一条新闻,震后第52分钟,打破原有节目安排,推出汶川地震直播,晚上10点,新闻频道与第一套综合频道并机直播“抗震救灾”特别节目,滚动播出抗震救灾的有关消息与工作进展,随后几天,几乎全国所有的电视频道无一例外地停掉所有广告、晚会及自行安排的节目,全部转播央视直播;而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全国绝大多数时政类平面媒体,均拿出大量的篇幅与版面刊载震区的新闻,其所属的新闻网站、手机报、户外数字平台、电子报等各种介质形式全部统一报道内容,整体传播,形成全国性的整齐划一的报道高潮。许多国外媒报道称,此次突发地震中,我国媒体反应之迅速、力量之强大、视野之广阔无不令人钦佩。
由汶川地震的媒体反应,再追溯至之前的奥运圣火在西方遭拒后的媒体报道,甚至到拉萨事件、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事件、年初的冰雪灾报道。我们会发现,中国媒体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强大的力量,除了信息的发布、传递的效能外,媒体的作用已经实实在在地上升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和维护国家形象的层面。而且我们看到,每一次媒体的报道似乎不再是单一媒体的发声,在这几次大的事件中,似乎在传播的力度与功效上已经基本没有什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网络新媒体同样成为主流声音发布的有效渠道,各种不同的媒介形式似乎都找到了最合适发声的空间,各种不同的介质形态与不同的媒体单位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相伴相生,硬是把整个中国社会甚至全球炒得风生水起。
以至于一位英国传媒集团的总裁在北大演讲时说:“如果你想了解传媒的历史,你可以去美国和欧洲,若你想认识传媒的未来,那么,请你来中国。”
有专家认为,估且不谈这位总裁所言有多少概率的准确性,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进入2008年,中国媒体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大传媒时代,这个时代里,传媒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整合,其最突出的作用就是已然形成产业并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